成为出马弟子之后,流程上并不能直接给人看事、治病,还需要过试用期。
试用期是三个月到三年间看事、治病不收钱,并且无误不受人反感怨恨,待仙家认可后,方可收钱,此时也是仙家汇齐兵马的时间,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出马。
出马本意就是统帅,出马要立堂口,一个堂口不是一个人,和朝堂一样,会有很多的部门,供奉多位仙家,各司其职,对应不同的功能。
按仙家不同,大致分为六个方面:
1、通冥界:主要看民间叫癔病的家亲外鬼、童托、烟魂、小孩梦癔、惊吓
2、阴阳宅、风水师
3、算卦、看事:婚姻、财运等
4、看实病:看实病分为两种:一种是看红伤(骨科、皮肤病),另一种是内科,可以感知到病人身体某个器官有病变
5、看仙堂:保家堂、出马堂这些
6、做法事、请神消灾解难
如果你了解以前的江湖旧事,会发现仙家所负责的这六个方面,很像江湖行的金、皮、彩三行。
江湖行业分为八个大门类,行话叫做:金、皮、彩、挂、评、团(tuǎn)、调(dìao)、柳。
金就是风水、算卦、相面;
皮是行医卖药,不包括大药店和正规执业的中医,主要是小药铺,配置贩卖眼药、膏药的行商,也包括卖假药和冒充医生的骗子;
彩是杂技马戏魔术等游艺业,其中也有许多带卖假货的行为。
民间出马仙文化信仰的形成,是一个人口迁移和宗教文化相融合的过程。
东北出现胡仙信仰的时代正是关内人口向东北的大迁徙时期,根据《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》中记载,在 1911 年东北当时的 1841 万人口当中,有近 1000 万人是河北、河南、山东(即华北地区)等地的移民。
也就是华北地区向东北地区的人口大迁移。
华北地区(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陕西、内蒙古)在很早之前就有”四大门“的民间动物信仰,四大门是:胡、黄、白、柳,五大仙是在四大门的基础上加入了灰仙,并在华北地区动物信仰时代,就已经有了请动物仙家附体的过程。
女巫郝媪,村妇之狡結者也。余幼时,于沧州吕氏姑母家见之。自言狐神附其体,言人休咎。凡人家细物,一一周知,故信之者甚众。
《阅微草堂笔记 溧阳消夏录四》
田氏媪诡言其家事狐神,妇女多焚香问休咎,颇获利。
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卷九· 如是我闻三》
天津有所谓姑娘子者,女巫也。乡间妇女有病,辄使治之。巫至,炷香于炉,口中啯啯不知何语,遂称神降其身,是谓顶神。所顶之神,有曰白老太太者,猬也;有曰黄少奶奶者,鼠狼也;有曰胡姑娘者,狐也;又有蛇、鼠二物。津人合而称之为五家之神。
俞樾《右台仙馆笔记》
京津女巫自称顶神,以看香头为人治病,人称曰姑娘子。乡愚无识,偶有疾病,辄召姑娘子往疗之。姑娘子至,即熟香于炉,口喃喃作语。俄而所顶之神下降,或称白老太太,或称黄少奶奶,或谓胡七姑姑,所立名称,大抵妇女为多,故妇人易被盛惑。至叩以神为何许人,则曰白者刺猬,黄者鼬鼠,胡者狐狸,更有柳氏者,蛇也,灰氏者,鼠也。胡、黄、白、柳、灰,京津人呼为五大家。其治病之法,或给药丸,或施圣水。病愈,则居功;不愈,则诿为命尽,人不得非难之也。
徐河《清稗类钞》
其教崇祀融,狐,蛇,鼠,猬,愚民有病恒延之,至则必曰蛇猜为魔,于是焚纸燃香,旋舞跳号而禳之。或掐击病人股腋,云为妖魔,往往香烟未姆而病者震死,愚民不悟也。
《沧县志》卷一二《事实志 礼俗 习尚禁忌》
华北地区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之后,动物信仰的习俗结合了东北萨满宗教,又融入道教、佛教的文化,形成了清末至今我们所看到的出马仙文化。
在仪式上,保家仙、出马仙信仰大量吸收了萨满教的仪式习惯,在《双城县志》记载:
“跳神时,其人腰系铃铛,手执皮鼓,先击鼓,摇身振铃,喃喃作咒。”
而保家仙、出马仙信仪式中,也常常会出现类似于萨满教的萨满助手,有的地方叫二神,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:东北卷》:“旁一人名二神,扶掖之,并击鼓歌问。”
从宗教用语上:萨满就是一个满语词汇,而在一些请黄仙的仪式上,有一套自己的专门用语,比如:猪谓黑毛子,家鸡为凤凰,酒为哈拉气,烟为大姆葛。
华北地区的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之后,导致当地绝大部分人都是汉人,汉族文化的同化性世界之最,并且有两个非常大的特点,“思乡和祭祖”,汉人迁移之后,会继承原有的信仰体系,而不是入乡随俗。
所以大量的动物仙家供奉庙堂在东北地区建立,而最早出马仙的那批人就是江湖中外八门中的金、皮、彩三门。
金、皮、彩三门结合萨满、道教、佛教文化创造了出马仙的流程,在请仙仪式的用语上,有些是满语,有些是江湖春点的变种。
上面有写到,请仙仪式用于中,猪叫黑毛子,而在春点中,猪叫“哼哼”或者“黑嘴子”,鸡就叫“凤凰”或者“尖嘴子”。
出马仙的流程形成之后,建立堂口,金、皮、彩三行在东北地区算是有了根据地。
汉人多了之后,道教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,动物家仙和道教玉皇天尊相比毕竟低了档次,而且精怪修炼名不正言不顺。
所以出马仙中又加入了道教的神仙小故事和神仙体系,五大仙称为地仙,拜入原始天尊门下,有了师承,在中华文化里才是名正言顺。
但这只是当地的信仰,正统道教文化中并没有,精怪附体之事很早就有出现,在道教文化中有一个准则,就是为了把精怪和神仙明确区分开来。
道教典籍《道法会元‧太上天坛玉格》有明确记载:
一切上真天仙神将,不附生人之体,若辄附人语者,决是邪魔外道。
《道法会元‧太上天坛玉格》
动物仙家的供奉祭祀可以看做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信仰,宗教与宗教之间信仰不同,教规不同,就容易产生矛盾。
信仰没有对错,只是看你信什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