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贸易预付款(Advance Payment)完全指南:流程、风险与合同条款

在国际贸易中,预付款(Advance Payment)是买方在货物生产、发运或交付前,向卖方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货款。这种支付方式对卖方有利,但可能增加买方的风险,因此通常需要结合合同条款、信用工具或第三方担保来平衡双方权益。

一、预付款的核心特点

时间节点:在卖方履行合同义务(如生产、发货)之前支付

比例:通常为合同金额的20%-50%,具体取决于行业惯例或双方协商

目的:确保卖方有资金启动生产/采购,同时降低买方违约风险

二、预付款的常见适用场景

定制化产品:如机械设备、大宗商品(石油、矿产)或高价值货物

卖方资金压力大:初创企业或小供应商可能要求预付款保障现金流

买方信用风险高:若买方所在国政治/经济不稳定,卖方可能要求预付款

三、买卖双方的风险与优势对比

角度

优势

风险

卖方

资金提前到位,降低生产风险;减少坏账可能

若无法履约,需退款并可能赔偿

买方

可能获得价格折扣或优先排产权

卖方不发货/延迟发货;货物不符合同要求

四、风险缓解措施

信用证(L/C)结合预付款:买方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,约定部分预付款,剩余货款凭单据支付

银行保函(Advance Payment Guarantee):卖方银行出具保函,承诺若卖方违约,银行退还预付款

分阶段付款:如30%预付款 + 40%发货前付 + 30%到货付

第三方验货:预付款后,由独立机构验货以确保符合合同标准

五、合同条款注意事项

明确预付款比例与时间:如"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30%"

退款条款:规定卖方违约时的退款流程、利息或违约金

所有权转移:可约定预付款后货物所有权部分转移给买方

不可抗力条款:覆盖战争、自然灾害等导致无法履约的情况

六、与其他支付方式的对比

支付方式

预付款

信用证(L/C)

跟单托收(D/P)

赊销(O/A)

风险承担方

买方

银行信用介入

买方凭单付款

卖方

资金占用

买方提前支付

买方需开证保证金

发货后收款

卖方垫资

适用场景

高信任或卖方强势

风险均衡

中等信任

买方强势

七、法律与国际贸易惯例

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》(CISG):第71条允许一方在对方可能违约时中止履行义务(如买方拒付尾款,卖方可不发货)

国际商会(ICC)规则:如《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》(URDG758)规范银行保函操作

八、实际案例分析

案例1:机械设备出口

中国制造商出口机械设备,要求30%预付款,剩余70%凭提单副本支付。卖方通过银行保函保障买方权益。

案例2:农产品采购风险

非洲进口商预付50%货款采购农产品,但因卖方破产导致损失,后改用信用证支付。

九、总结

预付款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,但需通过合同条款、银行工具或保险(如中信保)降低风险。买方应评估卖方信用,卖方需确保生产能力,双方明确责任以避免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