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无巧不成书”!在当主持人第⑤天,通过评读多位老师们每周的作业之后,以及融合了我在2021.03月参加“21天零基础学写作训练营”和04月份的“30天听书稿写作训练营”所学到的知识,记得当时还云里雾里,但通过这次大量的文章赏读,我顿时开悟,终于明白了“如何解读一篇文章?”。

比方说,本周共读的黑塞《获得教养的途径》这一篇文章。

一、了解作者邛崃文昌代小蓉老师的作业:黑塞本人,就是很好的东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:他的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,外祖父也是传教士,曾长期在印度传教,通晓多种印度方言,黑塞的母亲出生于印度,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,因而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。黑塞的家庭具有多国血统,他的父亲是德国人,但出生于爱沙尼亚,母亲是法籍瑞士人,黑塞本人也可以说混有德国、法国、瑞士和英国血统。

成都—范文霞老师的作业:赫尔曼·黑塞,德国作家,诗人,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, 大概所有的天才都是叛逆者,在家族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,从小就接受比较广泛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,七岁开始写诗,后来因为父母的专制而总想逃离束缚,痛恨严苛教条的修道院,渴望自由,极端偏执、习性孤独,深信叔本华的哲学,认为没有痛苦就无法创作,“我痛苦故我在” “生命即是苦痛”,喜爱中国诗歌,深受印度哲学和中国儒、释、道,尤其是老庄思想影响,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世界观,性情洒脱,钟情花木生涯,人生境界大概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有异曲同工之妙吧!在进行创作时,诗人们的人格早已融入了他们的作品。

二、名言名句选用南京+尹芳老师的作业,引用了作者的经典名言:“世界上任何书籍,都不能带给你好运,但是它们能让你,悄悄的成为你自己”。

三、诗文选用成都—范文霞老师的作业:

“多么奇妙,当你雾中漫步,生命与孤独何殊。人人互不相识,个个同样孤独。”----《黑塞诗选》四、与同主题/同类型的绘本组合学习慧慧老师的作业:看到黑塞开篇提到“教养”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,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。很自然就想到绘本《一只有教养的狼》异曲同工,当大野狼从刻意追求农场动物的认可,到逐渐从读书中找到乐趣,并自然而然地享受其中,我想大野狼完成了自我教养的提升。

五、联系日常生活盒子妹老师的作业:几年前读过黑塞的《悉达多》,不过很忏愧的是,现在只对小说里情节略有印象,还有读的过程中觉得生涩难懂,其他再无感受……查了一下百度,写黑塞在《悉达多》里探讨了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、永恒的人生境界的问题。虽然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感知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,但也正如黑塞所写,即使读者不再接触以前不知道的作品,仍然可以把他的阅读无休止的进行下去,使之更精更深。所以我读过的好多书都可以再读了。

六、新旧知识融合重庆綦江李英老师的作业:【回顾】

一、从读金克木先生的书,读后初了解读书是有结构脉络的,阅读越早开始,从先贤的古书为基础,让孩子们阅读时保有故事性和趣味性。

二、读叔本华,爱因斯坦,了解如何甄选好书,读书谨记“绝不滥读”,做到“开卷有益”。

三、读罗斯金、邦达列夫,了解阅读是我们的“第二生活”,用第二现实及第二经验拓展生命的宽度,面对智者的书,为了获得智者的一点“真金”,我们需有澳大利亚矿工一样的态度和精神,他们“智者”把思想给予你不是帮助,而是作为奖赏。阅读能带给我们的用处。

四、今读黑塞:获得教养的途径。

江北张娟老师的作业:如果说前三篇“名家谈读书”都是在告诉我们要读怎样的书,那么,从黑塞的这篇《获得教养的途径》开始,其实讲的是读书的作用--获得教养。

七、个人对文本的归纳总结福建吴炜华老师的作业:对这篇文章总结归纳出了六大点。

一、获得教养的意义(为了自我完善,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,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!)

二、怎样才能获得高质的知识,让自己的教养修为提高(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智者都敞开着,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,因为不在于数量。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,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。)

三、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前提(那就是个性或人格。没有这个前提,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,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,却不能产生爱和生命。)

……

苏州蒋敏老师的作业:黑塞还表达说,阅读经典类书籍对读者本身还是有要求的。

首先,读书重质不重量。其次,阅读经典应符合自己当下的层次。第三,每本书在人生不同的时期都具有不同的意义。

以上⑦点便是我这几天通过评读各位老师的作业,从而对“如何解读一篇文章”的启发,在此特别整理并分享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第⑥期儿童阅读指导师•中级班,第④周线上读书会,由我主持开展第⑤天!